是什么导致胃息肉的形成
- 来源:惠州友禾医院胃肠科
胃息肉初期无明显症状。通常在钡餐检查、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的手术中意外发现。胃息肉的病理可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性息肉。胃息肉的症状多为上腹痛、腹胀、不适等。胃息肉通常发生在胃窦,少数也见于胃体上部、贲门和胃底。病理上主要分为增殖性息肉和腺性息肉。虽然医学上无法确定胃息肉的具体病因,但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,已经发现了胃息肉的一些病因。接下来,惠州友禾医院胃肠科医生将介绍胃息肉的病因。
1、 消化不好。如果人体友禾胃肠蠕动功能或消化功能不好,那么食物就会滞留在友禾胃肠通力不能及时*,如果停留时间过长,那么很可能导致胃息肉的形成。
2、 病菌性细菌感染。友禾胃肠道病菌感染或细菌感染,则也很有可能导致胃息肉的形成。研究表明,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许多友禾胃肠疾病的重要因素,而友禾胃肠息肉的形成也与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。
3、 胃粘膜受到激发。如果患有胃炎等胃部炎症性疾病,反复的炎症激发会破坏胃粘膜,导致胃息肉的出现。例如,如果发生萎缩性胃炎,当炎症部位恢复时,由于炎症部位萎缩,可能形成胃息肉的症状。
息肉通常发生在胃窦,少数也见于胃体上部、贲门和胃底。病理上主要分为增殖性息肉和腺性息肉。
1.增生性息肉这类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~90。它是由炎性粘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质。它不是的。息肉较小,直径一般小于1.5cm,圆形或橄榄形,有蒂或无蒂,表面光滑,可伴有糜烂。组织学可见增生的胃中央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,上皮分化良好,有丝分化少见,固有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,部分息肉伴肠化生,少数增生性息肉可有异型增生或腺性改变和恶性改变,但病变率一般不超过1~2
2.腺性息肉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良性胃,约占胃息肉的10~25。一般为大的球形或半球形,多数无蒂,表面光滑,少数为扁平、条状或分叶状。组织学上主要由表面上皮、核心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。上皮分化不成熟,有丝分化像常见,可分为管状,绒毛状和混合状腺常伴有明显的肠化生和异型增生。息肉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,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。粘膜肌层未见明显增生,肌纤维未见弥散。这种息肉的发病率很,达30~58.3,尤其是当直径大于2cm时。绒毛状腺和Ⅲ级发育不好的恶性率较。
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,相信对大家都有所帮助,平时注意自己的胃肠健康,如出现胃肠道不适,请及时了解原因并寻求正规治疗,以免造成更大伤害。
- 上一篇 胃息肉的危害大吗?
- 下一篇 胃息肉疾病的危害很严重